美的乱伦(2)

  • 小妹则牵着妈妈的衣襟亦步亦趋的跟着转。
  • 我知道我不光是为送年货才来的,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调节这近似僵固的空气。
  • 想了想我问:「婶,做饭了吗?」从表叔去世后我对她就简称为婶了。「你还没吃饭?」「是,再说,你们也得吃。」「好,我给你们做饭。」婶说完来到灶间,我跟着出来,很老练的对婶说:「婶,我理解你的心情,叔已经走了,咱们还要过,同时弟妹还小,不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过多的阴影。」或许是我的话触动了婶的慈母之心,婶欣然道:「对,我们还要过,咱们过年!」我回到屋里对已经流露出欣然之情的小弟说:「走,我带你们去买炮仗。」小弟乐得一下子窜在地上,小妹则喊着:「我也去!」毕竟都是孩子啊!我感慨着抱起小妹领着小弟向门外走。婶似乎已经从悲怆的境遇里挣脱出来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:「我给你拿钱去!」「我有钱!」是的,我有钱。每当过年的时候,家里或其他直系亲友都会给我压岁钱,尽管很少但那个时候物价极低,500头的鞭炮只需几毛钱。
  • 来到镇上仅有的商店,早已闭店了,是啊!今天是春节,人们都早早回家过年了。看着弟妹失望的眼神,我决心不让他们失望。我想回家去取,把他们送回家让他们等,骗他们说到另一个地方去买。在骑上自行车向家赶的时候我想,拿鞭炮肯定没问题,可往返需要近两个小时,看来在自己家过年不可能了。
  • 说实话,我并没想在婶家过年,最多晚点回家。因为过年没有在父母面前更温馨的了。边走边注视路两旁,希望看见挑着担子的小贩。小贩没看见,路过同学苗XX家的时候我突发奇想,和他借不好吗?一种强烈的心情驱使我在他家门前下了车。当我刚迈进同学家的门,苗XX就从窗户的玻璃里看见了。他一惊一乍的跑了出来:「哎呀,你干什么来了?」在这个比较特殊的学校里,同学间的交往充分体现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哲理。那些官宦子弟自恃有钱有势,总是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的;我们这些凭实力考入的学生虽然穷,但因为学习优异又看不起他们。那些分片进入的学生没有可资炫耀的本钱,自然就成了最不起眼的下等人。我的不速造访似乎使苗XX很有面子,所以他显得特别殷勤。
  • 我说明来意后苗XX爽快的说:「借什么借,我多的很,给你一半。」说完就进屋去拿。苗妈妈听说了原委也走了出来,有些动情的说:「多好的孩子,还要别的什么吗?」不管我要不要老人家都装满一手巾兜大枣、酸梨、苹果什么的硬塞在我手里。苗XX拿出鞭炮后还感到少点,但自己的又舍不得再拿了,琢磨一会儿说:「你等会儿。」说完骑上我的自行车飞也似的跑了。
  • 片刻又气喘吁吁的返回来,手里拎一嘟噜鞭炮。他边下车边说:「在张X那抢的,他比我还多呢。」他将所有的鞭炮装在一个竹筐里塞给我。我有点难堪。
  • 他见我犹豫便连推带拽的向外撵我,说:「你先走,我吃完饭就去!」话音未落他已经窜进屋了。
  • 回到婶家,小弟忙不迭接过竹筐,未几,院子里荡漾着新春的信息。
  • 小妹则蹲在门槛边扒拉着兜里的水果,不时告诉妈妈都有什么。婶则亦悲亦喜的看着我们,手里不停的拉动着风匣。婶家的生活并不困难,只是因为心情不好没准备年货,大概此时婶感到有些愧对孩子吧?眼里流露的是无比慈爱的光。
  • 正当我拿起扫帚准备扫院的时候,苗XX带着几个同学熙熙攘攘的来了,意想不到的是,平时从没有语言沟通的两名女同学也扭捏着走进了院。不待吩咐,人们自运行起来,有的扫院,有的压水,两个女同学挽起袖子擦拭屋里的灰尘。
  • 苗XX虽然学习不好但对电有特殊的爱好,他逼着婶从破烂堆里找出一堆硬质电线,从屋子里扯出挂在院子里的枣树上,装上灯头,拧上灯泡,一打开关,亮了。他又煞有介事的将电线富余的地方盘成各种图案,冷眼看去刹是好看。那个个子最小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,他看到完事具备只是没有对联便吵嚷着要回家取,说他家剩余不少呢。婶笑着阻止,他以为婶不好意思,便同我要自行车。我笑着对他使个眼色,他「哦,哦」两声便不在言语了。我懂,「慎终需尽三年礼,追远常怀一片心」。三年内婶家是不能披红挂绿的。
  • 院子本来就小,房间也不大,不一会儿所有的活都干完了,正高速运转的几双手和几个大脑忽然停下来有点手足无措。苗XX盯着问婶:「还有什么活?还有什么事?」「真的没活了,吃饭吧!」婶说。
  • 「我们都吃过了。」同学们异口同声。
  • 「那就少吃点,尝尝婶的手艺。」我也饿了,而且看到小弟小妹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不好在推脱就劝说大家:
  • 「都少吃点!」桌子小,人多。大家站着的坐着的吵吵嚷嚷围在一起,一忽儿就吃完了饭。
  • 没等收拾家什,苗XX就喊:「放炮仗去,人们一下子拥到院里。」此时已经暮色苍茫,邻居的灯已经点上了,我们也打开电灯,院子里顿时雪亮。人们放鞭的,点花的,摔炮的,欢歌笑语充斥小院。左右邻居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,不时从墙头探过头来。我知道,叔在世的时候和邻居的关系不好,此时婶是需要有人来撑门面的。果然,我看到婶的脸上流露着一种满足。
  • 苗XX正聚精会神的点一个「二踢脚」(双响),婶忽然大声对他说:「根子(苗的乳名)。」「哎!」苗XX并没回头,只是将耳朵支向婶的方位,手仍然鼓捣那个二踢脚。
  • 「求你个事!」「说!」二踢脚已经点燃了,苗XX趔趄着身子伸着左手等待二踢脚炸响。
  • 「你们几个把我们送回去呗?」婶的这个「我们」把我也弄懵了。
  • 「砰……咣!」二踢脚上了天。
  • 苗XX甩了甩被震麻了的手诧异的问:「谁?」「思揩!」婶指着我说。
  • 苗XX将狐疑的目光移向我。
  • 我知道,如果留下来婶会很高兴。但家、父母对我的吸引力没有力量可以匹敌。婶深深知道这一点,所以她求同学们送我回家。
  • 苗XX见我没有表态,读懂了我的心:「操!你不在这过年啊?」这一声「操!」震撼了我和婶的心。自「叔」去世这个院子里再没有了这个字。我每天和同学在一起自然不鲜于听到,只是此时此刻触景生情。而婶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,是不会听见这个近似下流又流传甚广的国骂。这个字伴随她十年,忽然销声匿迹她将会是什么心情?我不由自主将目光转向她,果然她的脸色黯然下来。这一场景几乎动摇了我回家的决心,只有苗XX不明就里仍就吵吵着:「那就走吧,我还想和你打扑克呢。」[我偷眼观察婶的表情,发现她的脸色逐渐缓和下来,笑容重新挂在脸上,不管是否强颜欢笑便给她拜早年并告辞。
  • 婶说:「你跟我来一下。」我随婶进了西屋,婶将我拿来的面袋子倒出来,装上大米和花生,又从兜里摸出5元钱塞给我。看着婶极庄重的脸色我没敢推辞,只是心里涌出一阵难以名状的酸楚。从西屋向外走的时候婶说:「过了年你还是……来吧!」语音里有悲伤,有渴望,有期待,有哀求。
  • 「我来!」在人们向外送我的时候我乘婶不注意悄悄对两个女同学说:「求求你们,多待一会儿好吗?」最后几个字明显带出悲戚。女同学本来爱哭,听了我的话立时眼里充满了泪,只是用力的点点头……今年是初三年级的中考年,学校要求初三的学生正月初七就要返校。
  • 我本拟初七早晨早点走,妈妈提醒我说:「既然还到人家去住不如就早一天去,到那帮人家干点活,没事的时候去给你叔上上坟,大过年的,上坟只能中午上,别的时间不管用。」说实话,这几天疯玩把婶家都给忘了。妈妈的话提醒了我,我催着他们给我打点行装,上午10点多重新回到婶家。
  • 婶听见院子里车铃响就迎了出来,看见是我,不无欣喜的说:「我估摸着你该来了。」我给婶拜年,装做要跪下去的样子(农村近亲拜年都要磕头),婶一把拽住我说:「快不要这样,留着我侄儿长个儿吧。」结果我只是一揖了事。婶边埋怨我不该带这么多粮食边帮我将粮袋行李往房间搬。进屋后婶问了我父母的好,**了年30我走后的情况:「那天你走后,那两个女的没走,那几个男同学返回后也来到了咱家,他们打扑克,玩跳棋,一直闹到发纸(迎财神)才走。
  • 正月这几天他们也三三两两的来过。我嫁到他家11年,今年过年是最热闹的,什么愁事都忘了。」婶边说边拍拍我身上的灰尘:「看来你不仅学习好,人缘也蛮不错呢!」说完话婶开始做午饭。我见没什么活干便叫上小弟走出家门。婶以为我们是出去玩,就嘱咐说:「快点回来,饭一会儿就好。」小弟虽然只有十岁,自从没了父亲他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。不仅好好学习而且经常抢着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。
  • 回来的时候,远远看见婶在大门口张望,见到我们似忧似怨的说:「跑哪去了?饭都凉了。」当看清我的表情和小弟的泪痕她明白了,有些感激的将我们让进屋里。饭后婶以商量的口气对我说:「思楷,西屋的炕好长时间不烧了,屋子很冷,咱娘几个就在这一铺炕上睡好吗?」见我有些腼腆和犹豫,她又说:「我是你婶儿,怕什么?一来少烧一铺炕节省柴禾,咱们在一起屋子显得暖和;二来你叔走后我有点害怕……」我到没别的想法,主要是想,开学后我的学习会很紧张,每天学习的很晚影响她们休息,同时也怕两个孩子捣乱。当时,高中很少,大多数初中生考不上高中,尽管我心里有底,可压力依然存在。婶既然这么说了,我还能说什么?便爽快的答应了。晚上婶将我安排在炕头,小弟挨着我,她则在最炕梢。
  • 事实上婶说的是对的,在一铺炕上既节约了柴又使房间显得格外温暖,两个孩子婶约束的很严,他们从来不干扰我的学习。每当夜静更深,她们娘三睡了,我便放上炕桌挑灯夜战。进入了夏季后我曾提出到西间独居,婶以夜间害怕劝阻了。
  • 经过这场变故,特别是春节后,婶对我几乎无微不至。每天都将饭菜放在锅里,嘱咐我饿了就自己去吃。后来见我从来不动锅里的东西,她便半夜时披衣起来,给我几块点心或冲碗麦乳精。每当此时,我都会报以感激的一笑然后继续埋头学习。
  • 从初三下学期到高一上学期近一年的时间里,我们就这样既温馨又和谐的度过来。
  • 中考前我曾经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。按家里的意思是要我报考县一中,我也向往那里,那是全县最好的学校,以我的成绩,考入应该没问题。但每月15元的伙食费和住宿费让爸爸犯了愁。